103星期天兩點起看陣電視七點再起,相棒,Avengers: Age of Ultron,看了半齣沒啥意思,坐公車五羊新城下,近大馬路多了兩家餃子專門店,都未有客,忍口沒幫襯,去到目的地聚榮則另一景象,堂食近滿,買生餃那邊也聚攏着一堆客,還有等待生熟餃子的百度外送員也有三四人,我先吃雲吞拉麵、灼西洋菜,再買六十只餃子自家,四十只給孫氏,公車濱江上孫家,說起除夕在湛江車禍一死一傷的兩位女同事,多拉說卡卡前一天送去火化了,沒土葬,公車回家,Edge of Tomorrow,即期用兩種番薯多薑煲了糖水,買了燘鴨,煎餅俠看一陣棄,原來前年底赴台是在阿里旅行訂票的,也是在香港轉機,全忘了,搜一搜台灣青旅,先定住的地方就知道要往哪走,新竹→苗栗南庄→阿里山→嘉義→台南→南投→台北,好想藝術有林奕華,鏗鏘集有螢火蟲下集,離家出走自己友,了不起的挑戰,Silent Witness。
老寮是這次想去住的地方,網頁文字很吸引:
老寮,山林的入口
認識土地最好的方法,是生活。
老寮,由中港溪與台三線交錯,悠遊山水之中。
老寮,佇立在靜謐的老街,陪著老人曬太陽。
老寮,俯貼在溪畔,微笑以對溢滿的喧鬧。
老寮,是傳聲筒的一端,將過去的風華拉來耳際。閉上眼,聽見失落的曾經,可能的未來。
老寮,屬於山林
屬於溪水
屬於溫度
屬於氣味
屬於手藝人
屬於背包客
屬於任何用心生活的人。
這片山林,曾經架起各式寮社,餵養我們的先祖;如今,我們重新疊床架屋,胃納世界各地的壯遊者。
為什麼我們叫老寮?
取名老寮,典故來自這片山林。客家人耕山,在山上有許多產業,台三線上,樟腦、香茅、火炭、造紙……好不熱鬧,上山工作往往十天半月,因此搭有寮社(腦寮、紙寮等)。
老,紀念著過去的風華;寮,則是暫時居所的意思,英文名字作Mountain Lodge。
我們希望老寮可以是認識這片山林的入口,讓人們透過旅行的方式一個不小心便熱烈地愛上土地。從這裡出發,老寮還有好多好多想做想去完成的事情,想重新熱鬧這片曾經繁盛的山林。
老寮,想做什麼?
曾經,世界依賴著苗栗。
我們穿越溪流、爬過山嶺,來到一座高山腳下的冷泉旁。晚飯後,開始攀爬陡峭崎嶇且佈滿密林的高山。嚮導不停地用長刀砍除纏繞的樹枝和其他障礙物,這一段登高旅程如此困難,連最英勇的人也要摒住呼吸才能前行……這個區域是漢人與土著的分隔線。山谷部落的一群生番拿著刀、弓箭和標槍爬上山頭向我們走來。經過手勢交談,生番准許我們進入他們的領域。 1872年12月(Mackay 1927: 252-253)
馬偕醫生造訪過台三線十二次,記錄下百年前的竹苗交界。日記裡,來自加拿大的馬偕讚嘆美景,也深刻記錄漢番的密切互動。四縣客家、大埔客家、海線客家、泰雅、賽夏。短短一百公里內,台三線繞出一幅幅動人的山水,也繞出驚人的多元文化。
馬偕的到訪,只是台三線與世界緊密互動的一小角。200多年前,泰雅、賽夏、客家共同開發了這片奇異山林。國際上和銀一比一計價的昂貴樟腦,日本人喜愛的番庄茶、席捲歐洲的東方美人、珍稀的高山木材……。台三線,一直餵養著國際。在台灣,只消這條細細的山陵線,就能拉動整個世界。
老寮,我們想打造的國際級文化廊道
南庄,是中港溪與竹苗台三線交會的中間地帶。這裡曾是台三線產業的重心,現在,也會是創設「老寮」,建構台三線文化廊道的起點。過去台三線與中港溪物產豐饒,山林中有許多寮舍,開發著樟腦、煤炭、香茅等產業,是歷史的光輝。命名為老寮,就是希望能夠導引往日風華。
換個方向,踏上同一條路。
曾經,循著台三線,台灣人挑著自豪的珍寶,翻山越嶺,走向世界。我們想讓青年腦力回鄉,用一間文創Hostel,找回這條路。串聯起沿路的動人故事,連結資源,經營永續發展的在地生態系。
我們不需要清境的希臘風情、不需要到南庄體驗普羅旺斯。甚麼是台灣文化?甚麼能代表台灣精神?旅行,不只是打卡拍照、吃風味餐,而是與文化互動,與個人內在省思。泰雅、賽夏、客家、日本,我們想讓各地的學習旅行家,浸潤在文化融合的山鄉。藉由體驗手製番庄茶、翻木炭、矮靈祭等光點,用身體去記住這段歷史,把自己投進台灣價值。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