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3-12

小賓館






四季的房間大,浴室尤其是,有兩個洗手盤、淋浴間與浴缸,浴缸前有電視。兩張床每張都是雙人床,軟綿綿像睡在棉花糖上,兩對夫婦住也甚寬敞。但他們沒有免費上網,電視看不到無線高清台,也看不到直播的歐聯足球賽,附近也沒有市井的地道美食。所以自付的話,仍會選擇第一晚住的望廈賓館。

近年來澳門,大多是住望廈,小賓館在小山上,前身為軍營,曾獲米芝蓮推薦,房間不多,很容易訂滿,是旅遊學院屬下培訓單位,完全由學生經營,單人房可住雙人;去年曾停業裝修,復業後沒有大變,房價也沒加,房間裡裝了免費的座枱電腦,加了液晶鬧鐘,即期常說:「這裡真好。」

望廈山離關閘很近,其實走路來也行,不過十來二十分鐘。那一帶是本土居民的住宅區,就算是近年比較出名的三盞燈,仍然是遊客較少。食店選擇很豐富,很多「XX咖啡美食」,能真正體驗一般澳門人的日常滋味。

手上的旅遊天書是四年多前的版本,上面還有一些小店未嘗,到埗第一頓,便去蓮莖巷的珍榮吃咖喱辣魚包與炸魚球麵;隨後的盛記,白粥非常非常好,差不多每次都吃,這次還嘗了燒賣蘿蔔糕,肚子撐得滿滿。一兩年沒走這一帶,多了不少新開的小店,眼睛想吃,腸胃乏力。

晚上從賭場出來,去沙梨頭華軒吃細龜在路邊炒的牛肉魷魚河,普普通通,沒傳說中好,鯪魚球通菜與炒花甲還可以。那夜看《蘇good》,剛巧也是介紹澳門;第二天約盧先生太太等在瑪嘉烈碰面,人家週三例假,便到旁邊亞蘇介紹的生利吃炸魚片。可能是亞蘇效應,人很多,炸魚片最初售罄,便要了煎的,後來炸的又有,再嘗,像印尼蝦片,我們七人一致認為,煎的比炸的好,好很多。

然後散步至十月初五日街,吃了黃枝記的雲吞,到南屏雅敍小坐,盧先生吃叉燒麥皮,我喝菠蘿冰。食物普通,但還是差不多坐滿人,那老味兒就是誘人。

晚飯去氹仔的誠昌吃水蟹粥、荷葉雞、炒蜆、炸魷魚、西蘭花、伊麵和炸魚球,食物不錯價錢不貴,但這次服務生心底寂寞冷言冷語掃了點興,甜品是莫義記的榴槤雪糕與楊枝甘露。

翌日中午又回到官也街,吃山度士的葡菜,燒乳豬是此次澳門自由行最驚喜的菜,燒沙甸魚、炆牛尾、炒椰菜則如這旅程的整體吃事,介乎不過不失與還好之間。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