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週末,武漢解封第18天意大利封國第47天大陸強隔港澳第31天,四點起,Extraction,七點三再起,無耆不有63歲樹藝師,明報社評注射消毒劑嚇壞專家特朗普抗疫信口開河,品城記開在城中村民房裡的餐廳首創榴蓮雞煲,散步海聯路公車燕子崗直走工業大道轉廣紙路挺熱鬧的社區天地薈容意記蝦籽撈麵牛三星湯,工業大道北行亞洲沙士轉入昌崗中路行新街市買吃公車回,非誠勿擾,苦瓜釀肉黃豆燘豬肉湯飯魚肉腸熱狗咖啡拿鐵,新聞龍捲風研究曝紐約恐有270萬人感染新冠川普防疫蓋牌繼續找替罪羔羊?黑白雪花酥,山系女行,歌手當打之年歌王之戰,搜搜廣州紙廠看我不知道的南石頭上公共機構中墳場墓葬,新相親大會,黃豆燘豬肉小黃瓜熱狗,少康戰情室,農場餐廳老闆陳興濤在長洲開新店,豆肉苦肉飯,60 minutes新冠死與生World Central Kitchen Feeding America food bank疫時食物供應日本歌舞伎明星市川海老藏,新聞透視政府高層換班,帛琉椰子蟹九千元一隻,周顯答網友問香港未來最壞的情況有人覺得住中國好過住美國政治玩家打麻雀爛頭卒賤民搏命打殲滅戰香港人會被大陸歧視返轉頭?新聞深喉嚨寰宇全視界。
#一穗 廣紙/紙廠,是工業大道上的工業之一,比大道的歷史還久遠,現已搬到南沙,舊廠址建了新民居。或許沒來過,或來過但模樣大變了;是為吃蝦籽撈麵而來,搜一搜地圖,去容意記,海聯路有輛公車到,燕子崗站下車,直走至工業大道,過天橋稍前行拐彎就是廣紙路,以前廣州紙廠所在,路口地鐡站叫燕崗,是廣佛地鐡的換乘站。一個地方可以有很多名字,這一帶也叫南石頭,而紙廠自1933年籌建,「歷五載寒暑,建成當時全國規模最大、耗資最巨、設備最洋化的製漿、造紙企業」,最初叫廣東省營製紙廠,之後曾數度易名。日據時,日軍把紙廠改為王子製紙廣東工場,然後將內裡設備運回日本,紙廠變成廢墟。戰後,國民黨派員赴日交涉,1948年裝備運回但「爛融融到幾乎用唔到咁滯」。紙廠重建又碰上內戰,進度緩慢,解放後改名廣東省人民政府造紙廠,1950年又改稱廣東造紙廠,重建繼續但當時條件落後,1951年才正式投產,1953年易名廣州造紙廠,「共產黨和人民政府在百廢待舉的情況下,派軍代表接管廣紙,撥款支持復廠重裝」,開始第一期擴建工程,1956年完成。其後如同中國很多很多工業,亦經歷了連場運動的衝擊,1958年大躍進,1966年文革,文革結束,第二期擴建展開。然後,搬往新廠,舊廠變身房地產項目。一篇叫〈我所不知道的南石頭〉的微博文章,作者作了詳盡考究,說紙廠所在的南石頭一帶曾是墳場山地,1953年初,紙廠廠房外仍基本是一片荒涼,野草灌木叢生,墓塚遍佈荒丘。另一說,抗日戰爭期間,南石頭有粵港難民收容所,日軍以難民做活人試驗及活體解剖,「8604部隊主要進行細菌及鼠疫實驗,每天早上向收容所內的難民,提供混入可致命細菌的稀粥,晚上則將帶有疫症病毒的蚊及跳蚤放入營舍咬人,記錄他們受感染後的反應,估計最少有逾萬港人因而慘死」,並將屍體埋在南石頭萬人坑。究竟以上有多少真確,不知道。昨天那碟蝦籽撈麵及那碗牛三星湯都好味,那味道帶出一段久遠的歷史故事,究竟是歷史還是故事?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