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9-10

大陸的久遠的收藏的

阮忠義的個展裡亦回顧了《攝影家》雜誌的成就,包括把當時默默無名的中國攝影家引介到國際舞台,又發掘了中國早期攝影家方大曾(1912-1937),方大曾是抗日戰爭爆發後第一個在前綫犧牲的戰地記者,生前拍攝了大量民眾生活照。

與國內攝影家的往還中,阮忠義請他們寄來底片,再親自在黑房裡一張張放大,每張底片放兩張,一張連底片寄回作者,一張自己保存印刷之用,因而他也收藏了不少知名攝影家早期的作品,加上國外同仁的餽贈,他收藏甚豐,只是部分,已放滿一個展廳。










2 則留言:

匿名 說...

告別不了的「濫情主義」文化──從阮義忠的攝影談起
郭力昕

做為知名攝影工作者的阮義忠,最凸顯的特色,我認為是其傑出的經紀/經理能
力、旺盛的企圖心,與勤奮的工作能量。

當阮義忠在一九八七年推出他備受好評的代表作《人與土地》時,張照堂的〈光
影與腳步〉 (收錄於省美館《攝影藝術研討會手冊》 ,1992)與雅邁‧苔木及瓦歷
斯‧尤幹對談原住民攝影的〈我的形象,誰的凝視〉 (《誠品閱讀》 ,1993,10
月號) 等兩篇文字裡,分別出現過一兩段針對阮義忠攝影的批評。前者將阮的 《北
埔》 、 《八尺門》二專輯與關曉榮的「八尺門」系列報導對照,指出阮作品中映現
的疏離感與虛妄的獵影方式;後者則以阮的《四季》為例,指責阮浪漫化了一個
充滿社會問題的原住民村落「四季」 ,並將這些影像掠奪販賣到都市(此村落恰
好也是漂亮女孩被販賣到都市色情市場的早期雛妓的起源地。

阮義忠歷年來的攝影與作品集,依我的閱讀,或可粗略地歸納出幾項特色:其一,
黑白相片洗放品質的穩定性與固定化;其二,構圖與快門裡熟練並耽溺的視覺趣
味;其三,小孩、老人、婦女、原住民與農鄉場景成為其最主要的拍攝對象;其
四,從零散影像中拼湊/製造主題與意義的「後設」編輯方式;其五,對於農鄉
vs.都市之善惡道德二分法的簡單論述方式。

匿名 說...

现在翻墙来看你好麻烦,有时候体力不好还翻不过去!

没去广州,只是那天一个朋友去天河发信息给我。

---碴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