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8-23

慢步行南國書香節




拿了免費門票與單程地鐵票,純粹湊熱鬧的去看看,結果買了五本書,包括附吳念真親筆簽名的《這些人、那些事》大陸版,與舒國治的《理想的下午》。前者立刻向吳哲推介,讓她先閱;後者在她家快讀,其中一篇〈旅夜書懷〉有幾段寫得好:

若能不挑剔周遭(如不懂得嫌公廁髒,不在乎與別人共躺於六個床位的火車「硬臥」),其實比較健康,也比較容易獲得快樂。事實上,挑剔是逐漸學來的,是文明化的一種現象,甚至是文明進展中自然易於生出的勢利習慣。

要活在不被或少被洗腦的環境,例如父母不會一直告知你錢的重要;活在這樣的家庭,便比較不會成長後每天都在想錢。同理,你所交往的朋友群,大家不談名牌,不說什麼五星級三星級,大家不追逐功利,你便活得較幸福。若先天不良,如不幸生於勢利父母之家庭,便更要以慧劍斬斷之決心,追求外間更廣闊淡好的新人生。

人有那麼多不快樂或那麼多譬似錢那類的心念,便是因為「還沒找到」。人之所以有這些那些諸多問題或煩惱,便因你還沒教你專注用力用神的好事體,沒找到全心用情的人,沒找到你的「最想」。但所謂「沒找到」,其實是你「都去找別的」了。也就是你被薰陶、洗腦,引導去找像錢那類的東西了。

也就是,你每天一起床,到底要去追求哪些「最想」?這是最難的。多半退休的人,有空,但找不到。

你還沒找到。找到人,你就搞定了。找到地方,你就搞定了。找到事,也是。

多半人沒碰上相與相投的人,沒去到恰如其分的吃住、工作的地方,沒做上展現恰好自我的事,這就是問題。最後他也有錢了,也有時間了,但不知道幹什麼。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