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23
選辯
2月22日週末武漢封城第31天自煮第29天廣州餐飲分區有條件恢復堂食第3天送中20週年,四點半起,掌故王頭條新聞,寒梅視角趙少康槓上大陸媒體少康戰情室大陸網媒斷章取義扭曲內容看觀察者原文油管新黨楊世光的新視野說趙少康,台灣新網媒Mint News全球趨勢新聞彭博首辯,看Democratic Debate In Las Vegas中途睡了,小黃瓜鹵鴨翅根福字米,沿江邊走有一臨江文創藝術綜合體及陶陶居副牌將開至上下渡路買各樣吃公車回,想黃沙水產商會線下店的名字魚願魚意魚得水魚魚得水魚獲至寶黃沙魚場黃沙魚王冰雪聰明南冰洋冰鮮王水產王等晒看能否註最後定宅生鮮,看cacao可口,讓晒發抖音短片給江生,美味情緣,大樹菠蘿乾椰子穀物脆蛋黃肉鬆酥花生兩個柑,法証先鋒四,The Chef Show 1.1/2,60 minutes澳洲火侵侵讓人誤以為被駭的侍服器在烏克蘭全新音樂劇夢斷城西,朱古力泡芙,薑蓉圓茄瓜梅菜肉滑菜心,新聞透視武漢城裡情況鑽石公主號,跟晒微聊他的新念頭,鹵素雞笋絲腐竹金冧樂,一虎一席談抗疫阻擊戰。
#一穗 「越秀飯腳」源自文森發起的「週三為食團」,原先跟他一月聚一兩次,二人頂多叫兩三菜,他說何不叫上談得來的朋友,我說好主意。他叫上我也認識的F,我叫上L,L又邀請了A。「為食團」群裡最終有9人,飯局每次四五人,聊得甚歡快,較常聚的是文森、我、F、L和A,都是同一代人。後三者住得近,是越秀區鄰居,平常也可約飯,於是另開「越秀飯腳」,並加入了在附近電視台工作的細欣,以及A的網球老師大偉。這六人群組三男三女,出生地一台二中三港;三個港人,F兩邊走每週回去,終有一天回港,L較常出差,或許會一直兩邊走,我是已定居穗城。飯腳們有時在家自煮,F與A都煮得一手好菜,在她們家吃過高水準的咖喱牛腩、芋頭炆臘鴨及酸菜魚。這兩群成為抗疫期間最緊密接觸者,肥溫天天發一張風景空鏡早晨照,他也回不了香港去了新會古兜,天天海陸佳餚。細欣應是群裡最年輕的80或90後,家有兩老,怕自己感染了傳染給他們,恪守少出門不聚餐。我們在朋友圈公眾號看到有趣資訊,會截圖轉發分享提醒。例如公眾號KOL老徐和大米飯「會發些比較敏感的話題」,他倆已做好隨時給人舉報的準備。老徐看到很多人除下口罩、陶陶居復業一大早有人排隊,苦口婆心呼籲「各位,疫情還沒結束啊!!!」。廣州民眾大概有兩派,心大的認為死亡率低,不用太過緊張,應如常生活,小心的認為疫情拐點還沒出現,不值得冒這個險,不應在後面添堵。我如常像隻蝙蝠,心大的小心地生活,乖乖戴上口罩,緩緩上街散步。創意沒因疫情停頓,L轉來廣州紙創意產品品牌「紙無限」新設計的紙製帶護目鏡的翻蓋頭盔,扉藝廊發起《回家》綫上展覽徵集改造家裡空間的作品,策展人何志森挺有意思的寫道:
「2020年1月,一場從武漢開始蔓延的肺炎,讓整個中國按下了暫停鍵。災難總是來的措手不及,家成了無數中國人最後的避難所。此時此刻,很多人依然困居在家。
當『公共活動』因為疫情突然消失的時候,困居在家的人們開始思考如何把『公共性』引入到私人的居住空間裡。他們開始觀察家裡的每一片空間,按照自己的需求重新改造,把家變成一個不出門就可以社交、娛樂、運動、工作的『無界社區』。
有人在家用8小時走完100公里,把家裡各種空間串聯成了一個『馬拉松賽場』;有人把家變成電影院;有人把衛生間改造成了『病毒防疫所』;有人在客廳的牆上攀岩;也有人在臥室的床上野餐……當疫情所帶來的無聊、焦慮和不安籠罩着每個人的時候,這些在家的空間創作記錄着普通人的抵抗,更看到了在困境之下普通人所激發出來的創造性。
如果說傳統意義上的建築師塑造的家是一個由磚塊、混凝土、鋼材或木材組成的居住場所,那這些沒有受過任何建築學訓練的普通人所進行的空間實踐便是在創造生活。他們賦予了『家』不一樣的功能和意義,並融入了新的生活方式。正如印度建築師巴克裡西納.多西所言,只有當生活方式和建築融為一體的時候,生命才能開始慶祝。
然而,在此次疫情期間,『回家』並不是一個選擇。在四川,一位掛着湖北牌照的長途汽車司機因為招各地驅趕,在高速路上流浪了近20天;在河南南陽,一個社區的居民集體拒絕下班回家的護士和醫生回到社區;在深圳,一位受歧視遭退租被辭工的湖北籍農民工流落爛尾樓,無處容身……在這過程中出現的種種荒誕讓人感到了悲涼、失望、恐懼甚至憤怒。待到疫情退去時,經歷這些的我們又將如何面對彼此?
肺炎終究可以治癒,但留在每個人心中的傷痕和痛楚也許會伴隨餘生。因此,我們很清楚地意識到,這個展覽不能只停留在分享和記錄在家閉門創造的喜悅上。當疫情過後,我們終將要打開房門走出去,重新去學會擁抱,重新去建立人與人之間的關聯和信任。而此時的『家』,將逾越私人住宅的邊界,奔向一個更大尺度和意義上的的家,一個由無數的『小家』彙聚而成的『大家』。
這也是『回家』的另外一層意義:回歸彼此相互依賴和信任的家園。我們相信,疫情過後的回歸家園,才是真正的回家,這才是所有喜悅的形狀。我希望,這個展覽可以推動中國建築師勇敢思考未來的居住空間和生活方式,並作出行動。災難過後,會是重生嗎?」
訂閱:
發佈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