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5-17

老闆娘的店



七天六夜,三天住赤泥坪,兩天南丫島,一天西貢;赤泥坪「民宿」主人昨天上了《星期日明報》副刊。盧先生盧太太的店叫「異流」,在花園街一八二號二樓,我每次去香港,過關後的第一站差不多都是這家販賣來自泰國、尼泊爾等地民族服飾的唐樓小店。異流的一位熟客李香蘭是年輕的女漫畫家,在《星期日明報》有個地盤叫「尋人啟事」,昨天與拍擋貝貝以圖文說出了盧太太的故事,奉送盧太太愛人盧先生、以及他倆非親生寶貝的肖像。

《星期日明報》是在香港生存的理由之一,適宜在南丫島或西貢的露天茶餐廳或茶座,叫一個豐富的A餐B餐或英式美式早餐,陽光灑在幾米之外,邊吃邊讀,身心都充分滿足。

這天還有一篇說出了心聲的文章,塵翎的〈徵集微博青年北上──教我如何更愛國〉:

「香港人很天真。明知阿爺不給的東西,還是去要,而且用自己的方法要。

「天真無價,真情難求。可是,香港搞民主談普選講了那麼多年,還只是得個『講』字,每次投票,還要千方百計費盡心思,八十後絕食瞓街跪求,奇招出盡,即使召集了數以萬計反對民建聯的支持者,投票率高開,仍然只是說明了香港的天真與熱情。不給你的,還是不會給你。

「七百萬人的民主訴求,快變成一年一度的六四悼念,象徵的意義大過其他。

「最近我湊興玩微博有點感悟,再結合多年在內地傳媒及民間近距離觀察與接觸的經驗,深感香港人堅持天真的可貴,但同時也得務實一點,多方出擊滲進中國議事領域。一時改變不了阿爺,也希望可潛移默化改變阿爺的孫。

「上周,撰寫《想像的共同體》(Imagined Community)的國族主義大師安德遜(Benedict Anderson)訪台,在台灣學術界又掀起一陣關於國家與民族的討論。安德遜這本名作,為國族主義奠基之作。顧名思義,國家是一個想像的共同體。透過印刷媒體等渠道傳播,結合不同地區民眾的意識型態、情感與記憶,形成共同文化想像。語言、地理、種族等,都不是國家形成的絕對條件。

「在這網絡時代,安德遜提及的傳統印刷媒體,可被電子刊物與網上平台取代。傳播『想像』的渠道儘管不同,但透過傳播而隔空建立的共同記憶、情感與經驗,對於建立國族觀念仍然極為重要。

「香港回歸以後,在不是英國又不完全是中國之間擺盪不平。政治上的一國兩制,某程度上保障了香港的自由與法治,令人安心。但經濟上受制於北方氣候,難以完全漠視中國概念,尤其每當香港經濟陷入困境就自動生出背靠阿爺效應。現實一點吧,阿爺派糖,當然想場面好看一點,但不能想拿糖時就北望神州,平日無事便不問候阿爺的健康。

「香港是沒可能獨立的,甚至要拚起來,也沒有新疆人的狠勁。大部分香港人還是很惜身,在comfort zone裏努力著。即使是敢言,也遠遠比不上內地真正敢言的一群。香港人的自由,始終是體制賦予的自由,再怎麼樣都有安全網。但歷史是幻變的,體制不是絕對不可改變。蔡東豪君等稱許的『金融也是文化』『香港文化的不可被取代』不是真的堅定不移、不可被取代。有危機意識始終是好的。

「現實是,隨著中國不斷發展、前進、崛起(你要知道,中國已不容許自己再輸),香港在這大中國宏圖裏,愈來愈小眾,最終不排除變成地標(一國兩制的政治標本),為了『自我活化』,香港人尤其八十後打後,有必要想辦法介入中國國是討論,在內地民間發聲,不致於缺席這場世紀大變遊戲。

「最近在新浪微博遊蕩的經驗,令我看見『想像的共同體』的可能。這個平台聚集了大江南北的民眾,其多元與覆蓋面,暫時在內地居先。當然,你盡可以在這網上平台風花雪月、把酒談歡論性,但你也得張開眼睛,發現有不少人是在熱心地討論國是,用自己的方法避開河蟹,討論的手法或有嬉笑怒罵借題發揮純粹發泄情緒的,但內容都相當到位,不迴避不匿名不躲閃,直擊問題提出反思,這樣的議論時弊水準,就連言論自由的香港民間也有所不及。試想,如任志強、潘石屹這些商界名人都可以大剌剌地接受提問與討論,香港的李氏家族可以嗎?

「在內地不同階層遊走的經驗,讓我明白,對於中國社會事務的參與,香港人先天已缺乏共同歷史、生活、文化背景,但更重要的是,缺乏對中國日常社會的常識、知識掌握。這是所謂的『談資』(談論的資本)。舉例,香港人如非在內地有足夠生活經驗,根本不會知道許多日常生活機能的運作,像山東省長是誰?圍脖是什麼?童鞋?為何春晚那麼重要?為何余秋雨只能看中央電視台?香港人不能只依賴李照興、梁文道甚至塵翎等文化人來告訴你中國現場的一點一滴,每人都會有自己的觀點與視野,還是要自己落場才實在。

「香港明星在微博最受歡迎,偶爾寫了一句敏感一點的說話,被刪掉了就大驚小怪,說什麼明白了『國情』不同,無端還給捧成了英雄。明星天真不要緊,但觀眾不能太純情。都那麼多年了,難道我們不知道在內地有言論審查這回事嗎?面對河蟹,不能像未見過世面地花容失色,這只會顯得香港人更像溫室裏的花朵。

「然而,假若香港人在全國事務裏缺席,那又何以保障國家發展時能往我們所意願的方向奔馳,最終倒過來帶給香港更大發展空間?我們都看過香港領導層在祖國重要場合的卑微嘴臉,不要怪他們沒志氣,這是香港的命運。在地方權力大哥龍爪遍伸的大國,香港這半唐番書生仔不做小丑已難得了。

「與其圍城自絕,不如積極走出圍城,裏應外合。我強烈建議香港青年在本土紮根為民主跪求之餘,也積極開拓在內地公共空間的發言位置,向內地青年與精英群眾展示香港人的優質批判與思考水平。現提供若干策略如下﹕

1)關注說真話的人,如程益中、張曉舟、連岳等等等等(名單很多,每人該有獨立判斷是非的能力,自己找),讓他們變成文化明星,躋進受歡迎排名榜,梁文道說沒事別關注他,你們就別打擾他。
2)轉發真相與精彩的時評,讓它們躋進排名榜,也讓更多人知道。
3)積極在著名評論人、名人、社會賢達、文明人的帖上留言、討論、交流。
4)盡量結識同道,串連同好,離岸學習內地日常事務,不恥下問。
5)不要在意粉絲數目,不要為炫耀而發言,不灌水不吹水。這是針對社會事務的發言,生活品味除外。
6)對事不對人,不搞人身攻擊,人人有阿媽,不問候別人娘親。
7)大多數同胞還是慣看簡體字,除非你的目標只是推廣繁體字應用,否則還是學蔡瀾先生那樣,溝通為上,說大多數人的語言。
8)不要白痴,大罵『共產黨下台』,除了自己痛快外,沒有人得益,有些簡單道理不用明說。飯否被封的教訓要學習,這不是妥協,而是不要在同一地點跌倒兩次。
9)盡量不玩匿名,香港人其實已是在火星遙距向危險的地球發射火箭了。
10)保持開放的心,接受與觀看百態醜態奇事怪事,時刻理智,感覺不對時要及時抽離,不可耽溺。任何事,一旦沉迷過了火就傷身。革命有排未成功,身體要緊。

「這只是一些小建議,並不保證任何效果。每個人只能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喜歡此文的,請廣發,討厭的,也可廣發。」

2 則留言:

匿名 說...

这篇太有建设性了。

香港人是太应该关心关心爷的健康了。只知道自己要民主,从孙子的角度出发,说百年了,总该民主了。从爷的角度出发,那百年也没见你孙子民主过。角度不同。再说爷硬朗着呢。孙子到京城来卑微点有何不好,其他的大孙子也不见得多拽。香港要弄个完全叛逆飞扬跋扈的孙子上京试试看?人有时候要学学周星星的。

内地被围了,香港人如果也是自围耕耘那三亩地,专注自己的那点要求,那他得到的快感总是有限的。内地不能进入香港的平台,但香港人是有机会关注关怀中国的热点疑点。除非香港人不愿参与这时代潮流与中国的可能变革。这样的结果不是被边缘就是自己边缘。香港人自认高人一等要么不屑了解内地参与议事,又容易受挫于自己的发言如何被限制,又不是只有你香港人被限制,不要那么脆弱或者清高好不好?

大概是香港人只想做自己的主人,而没想过做中国的主人。从这点来说他们很可能还是无法享受到百分百的快感。也从这点来说,香港人可能还真的是没有志向的。


---碴儿是

catize 說...

說得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