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30

你文學了我的生活




































8月29日星期天,武漢解封509進陸強隔522回港免隔280,五點半起,阿周電視蕭若元拍片收入過百萬點解阿周電視做唔到美國通脹問題分析大C曾夠膽批評法官港官唔識普通話聽唔明中央訓斥樓價高科企國內借債海外上市分錢自然要整治陽羽拆解國民黨主席之爭乜而家仲有人講姓資姓社咩一國兩制真正是基本法第8條採普通法系,看sky那些探索過的角落,屈機焦點阿富汗兵家必爭之地?阿富汗為何叫做阿富汗?白鬍子主宰阿富汗部落民族,Clickbait,披荊斬棘的哥哥,新鳳凰街市買吃前任家煎魚豬脷油飯湯番薯粥,三款蒸粟米,今個夏天食平D,淪落人再看仍然好,豪豬與豹當街對槓,三十六黑白,TVBS文茜的世界周報臨別一炸喀布爾機場恐攻逾170死美軍死13人沒水沒食物沒廁所數千人坐困機場與垃圾為伍,星期日文學她(他)們都是喀布爾人文學作品中的阿富汗,書單交換Yiyun Li李翊云悖離母語的寫作者,泰戈爾喀布爾人,行走的餐桌,鹹雞黃瓜番茄粟米雪碧,巴士的點評,芒果倆,全球大視野國際直球對決美狼狽撤軍連塔利班都打不贏抗中有底氣?Al Jazeera Breaking Kabul Explosion Rocket Targets Home Near Intl Airport。

#一穗 文學,星期日明報有篇〈她(他)們都是喀布爾人:文學作品中的阿富汗〉,以泰戈爾的短篇〈喀布爾人〉開頭,談到很多受關注的有關阿富汗的小說,作者或不是阿富汗人或往往年少時已移民西方,「『塔利班—女性—兒童—人權』這條脈絡,成了西方世界理解21世紀阿富汗的主流方式」,文末,作者引述《追風箏的孩子》的作者、在喀布爾出生卻在11歲時已移居歐美的「喀布爾人」胡賽尼的話:人們應該多讀關於阿富汗的歷史書,而不是他的小說。這是因為,他已很久沒在那裏生活了。我很久沒讀書,看了泰戈爾的短篇〈喀布爾人〉,幾分鐘讀了十幾年的事,也像看了一齣劇情曲折的電影。那天去 daysip 的三人開了個 mindsip 群組,大家會把自己覺得有意思的東西放上去分享,H 介紹了旅美華裔作家李翊云,李本身讀科學,廿多歲去美國取得免疫學碩士,「距完成博士研究只剩一年時,她卻選擇踏上作家這條路,進了愛荷華大學知名的寫作坊,開始發表短篇小說,她的第一本短篇小說集《A Thousand Years of Good Prayers》拿下各種獎」。李不讓她的作品翻譯成中文,這點挺有意思,看了些介紹她的文章,以下一段引文甚喜歡:「Often I think that writing is a futile effort; so is reading; so is living. Loneliness is the inability to speak with another in one's private language. That emptiness is filled with public language or romanticized connection. But one must be cautious when assuming meaning. A moment of recognition between two people only highlights the inadequacy of language. What can be spoken does not sustain; what cannot be spoken undermines.」我對H說:你文學了我的生活。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