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4-13

瘋走長沙(13)

網上找不到這段文字,是自己打的,刊於長沙一本叫《晨報周刊》的畫報類刊物,二元一份,我買了兩期,都是A+B兩冊加一份特刊;擺前的封面是俊男美女,裡面是可能也俊美的幕後精心編撰的文章,如這一引言(邊打邊聽著曼谷的槍聲),題為〈或許是為了緬懷我們曾生活在這裡〉:

「如果一個人不在這座城市長大是不會熱愛的。但當我們長大後,卻發現這座城市已不是我們曾經在其中生長的城市。比如我們長大的長沙。

「1938年,文夕大火之後,長沙的歷史被燒毀了一大片,至今還沒有復原。而2009年3月30日,從長沙市棚改辦傳出的消息,對熱愛長沙的人來說,似乎並非那麼振奮人心。2009年,長沙將投資160億元,啟動33個棚戶區改造計畫,改造面積達200萬平方米,涉及居民5萬戶。

「什麼是棚戶區?按照官方的說法可以總結以下的關鍵詞:修建於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之後的安置小區,路不平、燈不亮,下水道堵塞、污水橫流、垃圾遍地、消防、醫療等急救車難以通行……可是,中山西路雷家園巷2號的居民說:『我住在一棟六層樓的小高層,採光好、戶型周正、內有坪、可停車、設有傳達室,且無需交納物業管理費。茶餘飯後可到江邊綠化帶散步、鍛鍊,沐浴著江風的吹拂,怡然自得。周邊學校、商店、醫院、休閒娛樂場所等設施齊全,交通發達。就長沙而言,這麼好的黃金碼頭真是少之又少。』

「4月1日愚人節,中山西路片區啟動了棚戶區改造計畫。

「其實,對這樣的地方,我們寧願叫它『老城區』。1961年,簡‧雅各布斯(
jane jacobs)在經典著作《美國偉大城市的死與生(the death and life of great american cities)》(台灣版譯《偉大城市的誕生與衰亡》,副題為「美國都市街道生活的啟發」;大陸譯版比台灣的早出一年多,2006年2月面市不久,作者4月去世,書名沒「偉」字)裡寫道,一個生機蓬勃的城市,在形態上必須同時具備四個要點:用途要混雜、街區小路要密集、不同年齡的建築物要並存、密度要夠高。雅各布斯傾向於的完美城市類型,好像正是我們千方百計所要消滅的老城區。這樣的老區,長沙有不少。

「老城區確實有諸多的不是,但是也有更多的故事。我們願意生活得更美好,但我們不願意沒有過去。難道當我們想緬懷過往的日子,只能去岳麓山或者那那條不再清涼的湘江憑吊往昔?或者就像《迷失東京》所描述的,城市正成為我們孤獨的最大來源?

「如果這些老城區注定失去,從此不再,那能不能還有部分保留?氣息。味道。某一處。

「這個4月,彷彿會多雨。不知道會有多少人,如我們此刻內心龐大的憂灼與忐忑。」

這次來,剛好見上文中老城區的最後一面。那中山西路棚區改造拆遷指揮部設於原來一家幾層高的飯店裡,我在江邊下車遙看,還不知它變了用途。長沙人或許不知道在廣東話裡,飯店的名字「湘錦」聽起來有另一重意思。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