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8-11

那十九支煙的小城5









即期先一天回穗,一起吃她旅程的最後一餐,例牌上街市大廈,這次坐世記,我吃竹筍肉絲豬排幼麵,她還外賣了排骨飯與厚多士回來。世記夫婦的臉第一次見是二十多年前了,係「睇住佢哋大」,他們緊守這麵檔,挺樂在其中,常笑。

她上車後,逆行至沙田,商務印書館的資料顯示,他們所有分店都沒有《遠方有風雷》,店員說:「入貨不多,都賣完了。」在citysuper’s及馬莎買了這夜的催化劑,燒酌、白葡萄酒各一。

這次原本想走走快要清拆的蘇屋邨,後來乘隧巴到了北角下車,才知那輛車就是從蘇屋開來的。經過唐樓與廉政公署總部走到海邊與碼頭看一盤盤的海鮮,給剷平了多年的北角邨依然寂寞,只豎起一塊過期的臨時用途招標牌子。

維基百科的追溯:「1958年1月全邨完成,當時被譽為『亞洲最壯麗的工程』,亦是當時香港最大型的住宅項目,主要為小康家庭提供優質居所,其特色是每戶均有獨立廚房及廁所,更有露臺和梗房(固定間隔房間),並設有升降機,有社區禮堂、商店、巴士總站、郵政局及碼頭。這種種設施都是香港公共房屋首次出現的。而且北角邨是香港罕有於海邊興建之公營房屋,加上地處市中心,北角邨一度成為低收入家庭中的『豪宅』。

「2000年,香港政府提出清拆北角邨重建。雖然遭到邨內居民反對,而且沒有結構上的問題,但北角邨最終於2002年9月底關閉,並於2003年清拆。由於地皮面對維多利亞港,估值超過100億港元,因此原本擬交由政府於2004年3月進行拍賣,作為混合式住宅的發展計畫。然而,由於這遭到社會人士甚至地產商的反對,前者要求保留作公屋發展,後者則要求發展為豪宅,故當時地皮發展方案至今未有定案。」

替外父的朋友買天喜丸,第一次聽的名字,第一家藥房有三種不同的品牌(都叫什麼什麼堂),另一家有兩種,第四家的老闆說沽清了,問他為什麼有那麼多品牌,哪一種才又真又好。他說:「天喜丸當然是天喜堂出的才是正貨。」於是回去第三家店買天喜堂的,但他們只得兩盒;到了第五家,他們的天喜堂天喜丸盒面寫著「特價」,卻比第三家貴了15元。我說另一家店每盒只要105,年輕售貨員驗了驗是同一貨色,向櫃台後的疑似老闆發了個眼神,老闆輕點頭,終以「特特價」成交。

幾人cck家小聚,第一次該也是最後一次去,租約期滿,他會搬遠點。我說:「找個大地方,咱們來北京時有個落腳點。」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