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9-07

這麼近這麼遠的深圳2








旅友青旅舍位於華僑城創意文化園內,公共空間挺大,環保沒空調(房間裡有),秋冬會更舒服。園區內除了滿眼綠,還有不少有趣的元素。

這麼近這麼遠的深圳1




深圳只常路經近羅湖關口的那一小段,很多很多年沒認真走過,既熟悉又陌生。因為有一家青旅,決定住兩夜看看。第一次坐深圳的地鐵,十三個站到達僑城東。上到地面是深南大道,實質是深綠,如果綠樹綠葉是毛,這一帶是個毛孩。

2011-09-06

去赤柱吃一頓自助餐













週日,我們說看一場電影吧,結果牛仔與異形的對決沒什麼瞄頭,即期說我的頭與垂直線成九十度角,臨完場睜開眼問她:「異形是怎麼給趕走的?」出來,下了場大雨,駛過的車沒慢速,水都濺到路人身上,有個瘦男很氣憤,想用手機擲那寶馬。我們仍然往赤柱,坐巴士走一段轉巴士,下車見到大陽光。

我忘了上一次是什麼時候跟誰來的了,應該有好一段日子,這幾年偶爾也會想來看看。終於來到了,我們很快就在一家靠海的西班牙餐廳坐下,吃自助餐。東西不錯,還有兩男一女菲律賓人會到身旁自彈自唱老歌,哥選了那首「孩兒出生一聲哭叫……」的原版歌《anak》。他們的歌聲和得很動聽,有時我們卻覺得有點吵。我們只走了一會,一排望海的小食亭是以前沒有的,市集總要走走,即期買了珍妮親手做的鳳梨酥。有點熱,想躲在冷空氣裡,便回去,回去坐小巴轉小巴。

晚上大家都沒再吃,哥看電腦,女的去商場逛一會,我把《盛世》翻完,思衡給我們看她的未來生活規劃第一稿:二十歲前賺第一桶金,三十歲前退休,四十歲前做香港首富,五十歲前做國家總理,六十歲前同外星人接觸,七十歲前征服全宇宙,八十歲前之後是個問號。還是第一條最靠譜:快快樂樂地做好我自己。

2011-09-05

四位加半席等於二十




提早一星期團圓,在青衣城東海,全家九人點了四位用的海鮮宴與半席魚翅鮑魚宴,不計全包在內的果汁汽水,合共二十項東西,含魚蝦蟹、佛跳牆、雞絲翅、兩鮮鮑、三小碟、三甜品、乳豬柱脯脆雞鵝掌時蔬伊麵南山卷,是圓滿的家宴。

聽得見海的小小木屋


原居民把多年前的漁屋裝修過後出租。


小木屋外望,見到小天后廟與碼頭。


蝦乾、魚仔、魷魚絲,即食的。


這個窗值租金的三分一價錢。


小屋約二百呎,勝於很多劏房。


在凝望的小肥貓。


周遊列國裡午睡的黑白犬。


單車破了,成為裝置。


島民常用的小碼頭,直指大碼頭。


小船載著一天的魚穫,小魚劏好今晚做雜魚湯?


回去時,在窗外看見你。


路過圖書館吃晚飯去。


南丫島誠哥前傳。


椒鹽鮮魷變成金沙的。


鹽水浸泥鯭。


小屋站坐五人,還算鬆動。


嗨。


即期的飾物也休息了。


不能吃的火腿。


偶爾,香港的電視台也會暫停轉播國內的節目。


晚上下了一場大雨,延續至朝早。


沙灘是貓兒們的洗水間。

2011-09-01

冷戰上限七十二小時

冷戰往往源於小事而各不退讓,傷感情也損口福,故不宜久,頂多七十二小時之內就要讓心頭氣結全解盡散。


前一夜還好好的與團友去遇,早上的剩菜飯加點鳳尾魚與辣魚仔也吃得滋味。


未冷戰前說好炖湯做兩個菜沒有臨時取消,剩下的還砌得好好成了第二天早上的便當。



餘下的四十八小時則要自食其力靠存貨與外賣:鳳尾魚泡酸辣米粉、雞腎扣肉牙菜盒飯、煲點粥伴外母做的肉包豆沙包與鳳尾魚與素腸與腐乳吃兩餐,到外賣披薩,冷戰正式結束。其間表現最好的是那一盒鳳尾魚,小小一包竟然能吃四餐,搭配粥粉麵飯或淨食小酌皆宜,堪稱「冷戰菜」,要多備幾盒「睇門口」。